5月6日,蚂蚁链与奇瑞商用车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深度应用正式启动。此次合作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城市配送物流的信任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随着新能源商用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数据孤岛、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日益凸显,产业链协同效率亟待提升。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特性,为构建产业信任体系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通过可信数据上链,实现整车厂、运营平台、金融机构等多方间的信息互信,重构产业协作模式,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技术基础。
区块链+AIoT技术融合创新实践
1. 车链通技术的核心架构解析
蚂蚁链推出的“车链通”技术,基于区块链与AIoT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从终端数据采集到可信上链的完整技术架构。该架构通过在奇瑞商用车的“车规级”芯片中嵌入轻量化的区块链模块,实现车辆运行数据(如电池状态、行驶轨迹等)的实时采集与加密处理。数据经可信执行环境验证后,以不可篡改的方式写入区块链,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2. 车规级芯片嵌入区块链模块的技术突破
为满足车载环境对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严苛要求,蚂蚁链在车规级芯片中实现了区块链模块的深度优化。该方案在不增加额外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将核心功能模块的响应时间控制在100-200ms内,并将RAM占用压缩至1.5KB级别,极大提升了资源受限场景下的适用性,同时保障了模块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
3. 数据加密上链与隐私保护机制
“车链通”采用端侧加密与链上存证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可信执行环境(TEE)进行数据签名与加密处理,防止中间人攻击和数据篡改。此外,系统引入隐私保护机制,仅授权相关方在合规范围内访问特定数据,兼顾数据可用性与用户隐私。
4. 端侧轻量化处理方案的技术参数
针对车载终端计算能力有限的问题,蚂蚁链优化了区块链协议栈与通信机制,使端侧设备能够在低功耗、低内存环境下高效运行。实测数据显示,该方案在几乎不增加能耗的前提下,成功通过上百种工况压测与实际路测,具备大规模部署的技术可行性。
数字化信任体系的产业应用价值
1. 解决商用车数据孤岛问题的实施路径
通过区块链技术嵌入“车规级”芯片,实现车辆运行数据的加密上链,确保源头数据不可篡改且可追溯。这一机制打破了整车厂、运营平台与后市场服务商之间的信息壁垒,构建起跨主体的数据共享基础,有效缓解了长期存在的数据孤岛问题。
2. 全产业链信息互信网络的构建方式
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奇瑞商用车与蚂蚁链共同搭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信任协作网络。该网络实现了整车制造、物流调度、金融服务等环节的数据互通,提升了产业链各节点间的信息透明度和协作效率,为构建可信的城配物流服务体系提供了底层支撑。
3. 降低用户购车用车门槛的实现机制
可信数据上链后,用户的行车记录、电池状态及使用行为等信息得以真实呈现,降低了金融机构对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从而推动信贷审批流程简化、保险定价精准化,显著降低了司机在购车、用车过程中的资金与操作门槛。
4. 后市场服务生态的激活效应分析
区块链技术不仅优化了车辆生命周期管理,还打通了金融、保险、二手车交易及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后市场服务链条。通过数据确权与可信流转,提升了资产流动性与服务响应效率,进一步激活了新能源商用车后市场生态系统的整体活力。
技术落地的关键突破与成效
在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蚂蚁链“车链通”方案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首先,在资源优化与成本控制方面,该技术通过深度优化区块链模块,使其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顺利嵌入奇瑞商用车的“车规级”芯片,显著提升了部署可行性。
性能指标方面,“车链通”将数据上链耗时控制在100-200ms区间,RAM存储空间压缩至1.5KB,同时保持极低功耗运行,满足车载环境对效率与能耗的严苛要求。在工况压测与实际路测中,系统成功经受上百种复杂场景考验,验证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于当前技术成熟度与测试成果,蚂蚁链计划在年内实现超万台新能源商用车的设备部署,标志着区块链技术在商用车领域的规模化落地迈出关键一步。
行业领导者的战略愿景与展望
奇瑞商用车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核心战略目标,致力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全产业链的数据互通与信任重构。其目标不仅是提升整车制造与运营效率,更在于构建一个以可信数据为基础的智能物流生态体系,推动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演进。
蚂蚁链则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延伸其在产业区块链领域的布局,强化区块链与AIoT、隐私计算等技术的融合能力,旨在打造跨行业的可信协作基础设施。其技术能力已支持大规模商用场景落地,展现出在城配物流等垂直领域中的深远价值。
未来,城配物流服务体系将朝着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依托区块链构建透明、高效、可信的运输网络,实现从车辆管理、金融支持到电池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