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在中国合法吗?交易是否受保护?

比特币在中国内地的交易、挖矿及相关商业活动仍属非法,不受法律保护;个人持有比特币虽未被明确禁止,但同样缺乏法律保障,相关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维护。

image.png

政策背景与现状

中国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可追溯至2021年的严监管政策。当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货币地位,禁止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及交易所提供任何相关服务,并全面叫停加密货币挖矿活动。截至2025年8月,这一禁止性政策未发生根本性调整,政府对加密货币仍持限制态度,Binance等平台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尽管部分学术讨论和行业建议提及比特币ETF等合规化可能性,但均未转化为实际政策,地方层面仍在探索数字人民币(CBDC)作为替代方案。

法律地位与风险分析

在合法性层面,比特币相关活动需区分“个人持有”与“交易行为”。现有政策未明确禁止个人持有比特币,但也不承认其财产属性,司法实践中往往因案件具体情况差异而存在不同处理方式。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任何形式的比特币交易、兑换及商业活动均被明确列为非法行为。参与此类活动可能面临多重法律风险,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罚、资产冻结,甚至可能因涉及洗钱、非法经营等罪名承担刑事责任。

挖矿作为比特币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同样受到严格限制。尽管有非官方渠道报道称中国仍是“全球第二大比特币挖矿国”,但自2021年监管收紧后,地方政府持续清退存量矿场,电力监管与碳排放政策进一步压缩了挖矿活动的生存空间,相关行为已不具备合法基础。

最新动态与区域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内地与港澳地区在虚拟货币监管上存在显著差异。香港、澳门已建立虚拟货币合规交易框架,允许持牌交易所运营,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资本流动隔离机制严格,内地居民参与港澳地区的虚拟货币交易仍面临限制。

在司法与立法层面,2025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提出“研究虚拟货币法律问题”,方向可能聚焦反洗钱、税务监管及投资者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将出现宽松调整——国家安全与金融稳定始终是监管考量的核心,短期内政策转向的可能性极低。国际层面,尽管美国将比特币列为战略储备资产等事件引发关注,但中国在加密货币政策上保持独立判断,未受此类外部因素显著影响。

image.png

结论与建议

综合来看,比特币交易、挖矿及商业活动在中国内地仍属非法,相关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个人持有比特币虽无明确禁止性规定,但缺乏法律保障且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参与比特币相关活动可能导致资产损失、法律责任等严重后果,建议严格遵守现行监管框架,密切关注官方政策动向,避免涉足此类高风险领域。

上一篇:比特币杠杆交易最短多久?是否存在期限限制?
下一篇:Binance上线BFUSD创新奖励资产并启动零手续费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