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数字资产政策2.0:构建全球创新中心的战略升级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于2025年6月26日正式发布,标志着香港在构建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的进程中迈入新阶段。该政策不仅明确了以“风险可控下的创新”为核心原则,更强调推动数字资产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从制度框架搭建转向应用跃升,体现了监管思路由探索性引导向系统性部署的战略升级。这一转变既回应了市场对合规确定性的需求,也为数字资产生态的规模化扩展奠定了基础。

image.png

术语体系重构:从“虚拟资产”到“数字资产”

概念外延扩展:加密货币、稳定币与代币化资产的整合

政策宣言2.0中,“虚拟资产”被正式替换为“数字资产”,这一术语调整标志着监管视角的拓展。新定义不仅涵盖链上原生资产如加密货币和稳定币,还将现实世界资产(RWA)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的代币化形式纳入监管范畴。这种整合体现了香港对数字资产生态全面覆盖的战略意图,也反映出其推动传统金融与区块链融合的决心。

国际监管标准对接策略

术语体系的更新亦是为更好地与国际监管框架接轨。全球范围内,包括欧盟MiCA法规在内的重要监管制度均采用“数字资产”作为核心概念。香港此举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数字资产治理中的兼容性与话语权,增强跨境资本流动与合作的制度基础。

实体经济数字化升级的政策导向

术语重构背后更深层次的目标,是引导数字资产服务于实体经济。通过将代币化资产纳入监管视野,政策鼓励实物资产如债券、黄金、能源等上链流通,从而提升资产流动性与融资效率。这标志着香港不再将区块链视为孤立的技术实验,而是将其定位为金融基础设施升级的关键工具。

image.png

稳定币与RWA的战略核心地位确立

1. 稳定币监管闭环:从讨论稿到发牌制度的演进

香港在稳定币监管方面展现出高度执行力。2023年金管局发布稳定币监管讨论稿,启动公众咨询;至2025年8月,正式实施稳定币发牌制度,标志着监管闭环的形成。这一进程不仅体现了政策制定的高效性,也使香港成为亚太地区首个实现稳定币制度化监管的市场。通过明确发行、储备管理及信息披露要求,监管框架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清晰预期,增强了稳定币作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信任基础。

2. 代币化资产战略升级:从试验验证到常规发行机制

代币化资产在《宣言2.0》中跃升为核心支柱之一。此前阶段,港府主要通过绿色债券代币化试点进行概念验证,未形成系统规划。进入2.0阶段后,政府计划将代币化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拓展至黄金、大宗商品、绿色能源等现实资产类别。这一转变意味着代币化不再局限于小规模实验,而是被纳入主流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推动真实世界资产与区块链技术深度融合,提升流动性与资本效率。

3. 法律框架适配:产权确认与智能合约效力保障

为支撑代币化资产发展,《宣言2.0》提出全面检视现行法律体系,确保代币化资产的产权归属和智能合约执行具备法律效力。此举旨在消除制度不确定性,增强投资者信心,并为机构入场提供合规保障。通过构建适应数字资产特性的法律环境,香港正逐步建立一个既能兼容传统金融规则、又能支持链上创新的制度生态,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地位。

image.png

交易与托管制度的立体化监管构建

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中,交易与托管制度的监管升级成为核心议题之一。首先,牌照体系得到扩展,将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商与托管服务商全面纳入监管范畴,标志着从“有牌照”向“全覆盖”的转变。这一调整不仅弥合了场内外、平台与托管之间的合规差异,也有效遏制监管套利行为,确保无论交易渠道如何变化,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权益均能得到保障。

其次,机构准入基础设施建设被系统强化,涵盖技术规范、资产安全及保险机制等关键维度。监管机构明确要求托管服务商具备独立运营能力,并设定资本门槛、风险隔离标准与安全责任框架,以提升其赔偿能力和抗风险水平。此举旨在增强机构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生态的信任,为大型基金、家族办公室等主流金融力量进入链上市场提供制度支撑。

最后,政策提出基于“A-S-P-I-Re”(Approach, Structure, Process, Implementation, Review)监管路线图的实施路径,强调监管流程的结构化与动态优化。该路线图通过分阶段推进、持续评估与反馈机制,保障监管措施既具前瞻性,又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快速演进的数字资产业态。

税收激励机制的市场吸引力构建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首次系统性引入税收激励措施,旨在提升数字资产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其中,代币化ETF被纳入印花税豁免范围,使其与传统ETF享有同等税收待遇,大幅降低产品发行与交易成本,增强流动性。同时,针对数字资产基金,政策提出资本利得税优惠,鼓励长期投资和资金集聚,吸引全球家族办公室及机构投资者布局香港。更重要的是,这些税收安排标志着数字资产金融产品获得与传统金融同等的制度地位,不仅提升了市场信心,也为后续产品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撑,进一步推动数字资产与主流金融体系的融合进程。

image.png

监管演进路径与全球竞争展望

香港数字资产监管体系的演进呈现出由点到面、逐步扩展的完善逻辑。从2022年“虚拟资产政策宣言1.0”确立基本监管框架,到2025年2.0版本推动制度深化与生态扩展,监管重心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一过程不仅体现在术语体系的重构和稳定币、代币化资产的制度化推进上,更反映在交易与托管机制的立体化建设中,标志着香港正构建一个覆盖全面、风险可控、激励创新的数字资产监管生态系统。

在政策制定哲学上,香港延续了其一贯的务实风格,采取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策略。通过前期试点积累经验,在市场条件成熟时果断推出系统性政策,既避免监管冒进带来的不确定性,又确保不落后于全球数字资产发展浪潮。这种稳健而具前瞻性的监管节奏,是香港在亚太地区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保障。

然而,要从“亚太试验田”迈向“全球标准制定者”,香港仍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需持续优化法律基础与监管执行力,提升制度稳定性与国际认可度;另一方面则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市场吸引力与跨境协作能力。唯有实现监管、技术、市场三者的高效协同,方能在全球数字资产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上一篇:Antalpha重筑任命Derar Islim担任COO及区域CEO
下一篇:?火币HTX重磅上线PUMP永续合约 20倍杠杆+20,000美元奖池限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