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官员抨击加密市场乱象 监管分歧凸显行业挑战

美联储官员对加密市场的严厉批评近期引发广泛关注。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从早期对区块链技术的乐观态度,逐步转向公开抨击加密资产的乱象,其立场转变折射出监管层对该领域的日益审慎。他指出,当前市场充斥欺诈行为、代币泡沫严重,并质疑比特币的合法用途,认为其主要服务于非法交易。这种强硬表态与其他部分监管者的开放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美国在加密货币监管上的立场分化,也为行业未来发展带来不确定性与政策博弈空间。

image.png

卡什卡利的核心批判:加密领域的三大顽疾

美联储官员卡什卡利对加密市场提出了尖锐批评,直指行业存在三大核心问题。首先,他指出高达95%的加密项目涉嫌欺诈与庞氏骗局,大量代币缺乏实际价值支撑,仅通过炒作吸引投资者,最终导致资金损失。其次,他对代币发行失控现象提出质疑,以“拉里币”为例说明市场充斥着无实质业务支持的垃圾代币,任何人都可随意创建并推广,形成严重泡沫。最后,卡什卡利否定比特币的抗通胀属性,认为其并非“数字黄金”,并讽刺性地表示美国不会陷入类似委内瑞拉的恶性通胀情境,从而驳斥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的叙事逻辑。

行业反驳:开放性与监管逻辑的碰撞

面对卡什卡利对加密市场的严厉批评,行业人士迅速作出回应。Coindesk专栏作家Marc Hochstein指出,卡什卡利将加密货币的开放性与美元发行机制进行对比存在逻辑矛盾。他引用卡什卡利在2020年对美联储无限量宽松政策的表态,质疑美元发行是否真正具备更高的透明度与合理性。相比之下,比特币总量固定、规则透明的特性反而提供了更强的抗审查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前副主席夸尔斯曾公开表示应探索接纳稳定币的路径,显示出对数字资产更为包容的态度。这种立场差异揭示出监管层对加密技术潜力的认知分歧。更深层次来看,加密创新挑战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其去中心化逻辑与现有权力结构形成根本性冲突,这也是监管态度激烈分化的核心原因所在。

加密市场的生存悖论:创新与合规的拉锯战

卡什卡利声称“未见合法使用案例”,这一论断忽视了加密技术在跨境支付、抗审查交易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实际应用。比特币在高通胀国家确为部分人群提供了替代性价值存储手段,而以太坊智能合约也推动了新型经济模型的发展。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正试探监管边界。例如迈阿密推出“迈阿密币”,尝试将加密机制纳入城市财政体系,虽遭质疑,却反映出地方层面对区块链潜力的认可。

在此背景下,稳定币被视为合规突破口。其锚定法币的设计降低了投机属性,兼具加密生态接入能力,若能建立透明储备审计机制,或可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关键桥梁。

image.png

未来展望:监管框架下的行业重构

美联储内部对加密货币的监管博弈将持续深化,鸽派如夸尔斯对稳定币持开放态度,而鹰派如卡什卡利则强烈质疑其合法性与价值。预计未来政策将趋于分级监管,区分合规加密资产与高风险投机项目。严监管将有效肃清大量“庞氏骗局”式垃圾代币,提升市场整体透明度与投资者信心。在此基础上,具备真实应用场景和合规架构的加密资产有望逐步获得金融体系接纳,甚至与主权货币形成互补关系,尤其在跨境支付与数字身份认证等领域展现潜力。

上一篇:拉美数字货币实践:对抗美元霸权的技术突围
下一篇:美银报告:CBDC支付效率优势显著 或全面取代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