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创新高后回调 以太坊ETF持仓突破7.98%

比特币在创下124,210美元历史新高后出现技术性回调,短期受美国PPI数据超预期、杠杆集中爆仓及财政部停止增持等利空影响,价格回落至118,310美元附近,但牛市基础未改。以太坊方面,ETF与企业储备持仓占比突破7.98%,机构配置热度持续升温,成为市场资金的重要承接方向。与此同时,市场结构出现从BTC向山寨币倾斜的迹象,比特币市占率(BTC.D)降至60.5%,为今年2月以来新低,同期不含BTC的加密总市值涨幅达15.44%。此外,美联储政策预期成为短期扰动因素,尽管7月CPI同比温和增长2.7%支撑降息预期,但PPI数据意外走高引发市场对9月降息幅度的重新评估,影响风险资产短期表现。

比特币市场行情深度解析

▌比特币价格波动趋势图示

比特币在2025年8月9日至15日期间呈现出典型的四阶段价格波动特征。

第一阶段为稳步上升,价格从8月9日的115,939美元逐步攀升至8月11日的122,292美元,形成稳定的上升通道,显示出多头主导和机构资金的持续流入。

第二阶段为短暂回调,受获利了结盘影响,价格回落至118,248美元,但118,000美元一线支撑位有效阻止了进一步下跌,表明长线资金并未大规模撤出。

第三阶段为再度冲高,价格在8月13日至14日突破前高,最高触及124,210美元,创历史新高,但短线资金参与度提升,杠杆使用率上升,也埋下短期回调风险。

第四阶段为技术性回调,受美国PPI数据超预期、技术面“双顶”形态及杠杆爆仓影响,价格快速回落至117,477美元,市场进入短期调整。

从技术指标来看,比特币的14日相对强弱指数(RSI)为42.354,处于中性偏弱区域,尚未进入超卖状态,显示卖压有限。若RSI回升至50以上,可能预示买盘增强。均线方面,MA 5(120,039美元)略高于价格,短期存在压力,而MA 50(113,752美元)和MA 100(105,370美元)仍提供中期和长期支撑,显示整体趋势仍偏多。关键支撑位位于118,000美元和117,500美元,若有效守住,市场有望企稳回升;阻力位则集中在120,000美元和122,000美元,突破将增强多头信心。

市场情绪方面,恐惧与贪婪指数从58逐步上升至68,整体处于“中性偏贪婪”区间,显示投资者情绪谨慎乐观。本周指数波动主要受价格波动影响,8月12日短暂回落至60,随后因价格回升而再度走强,但14日至15日回调导致情绪略有降温,表明市场仍存波动风险。

长短期持有者行为出现分化。长期持有者在7月平均每日实现利润超10亿美元,但8月有所放缓,主要来自持币3-5年的上一周期投资者。短期持有者自6月21日以来净增持22万枚BTC,但增速较第一季度峰值下降50%,显示短线买盘活跃度降低。链上数据显示,机构及企业级钱包的累计持有量远超矿工产出,表明长期需求强劲,而矿工在高位小幅抛售,短期供给压力可控。

资金流动与市场结构变化

▌市场资金流向图示

本周加密市场资金流向呈现结构性分化,ETF资金流入与流出数据揭示了比特币(BTC)与以太坊(ETH)之间的资金博弈。

数据显示,8月上旬比特币ETF出现阶段性资金流出,而以太坊ETF则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单周流入规模达2.68亿美元,创今年以来新高。这一趋势反映出市场在比特币高位震荡背景下,部分资金转向估值相对较低、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的以太坊资产。

机构持仓方面,以太坊企业储备占比已突破7.98%,较4月初显著提升。其中,ETF持有超过615万枚ETH,占总供应量5%以上。代表性企业如Bitmine Immersion Tech持有120万枚ETH,显示出机构对以太坊长期价值的认可。这一持仓结构变化不仅增强了以太坊的市场流动性,也提升了其作为机构配置资产的权重。

与此同时,市场结构正从BTC向山寨币倾斜。比特币市占率(BTC.D)在过去一周下降3.22%至60.5%,同期不含BTC的加密市值上涨15.44%,表明资金正积极布局中腰部项目。这一趋势与以太坊价格突破4,700美元形成共振,推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

链上供需关系方面,矿工短期抛压显现。据CryptoQuant数据,8月10日至13日矿工累计抛售超2000枚BTC,反映出在价格高位时部分矿工选择兑现利润。然而,零售与机构买盘持续强劲,小型与中型钱包持有者购买量已超过矿工产出,大型钱包累计增持量更是远超新发行量,显示出市场对BTC的长期稀缺性认知增强。

宏观经济与政策监管动态

美国通胀数据与降息预期博弈成为本周加密市场的重要影响因素。7月CPI同比上涨2.7%,略低于预期,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然而同期PPI数据意外大幅上升,环比增长0.9%,引发对通胀压力未完全缓解的担忧,导致市场对9月降息幅度的预期有所下调。

这种数据间的矛盾加剧了宏观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对加密资产价格形成短期扰动。

美国财政部宣布停止增持比特币,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波动。该决定源于政策调整,财政部将仅保留已没收的比特币资产,不再主动购入。

此举短期内削弱了政策性买盘预期,引发部分资金离场。然而,市场普遍认为政策透明化有助于长期稳定,减少人为干预带来的价格扭曲,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反而降低了不确定性风险。

全球政策风向呈现分化。萨尔瓦多持续推进比特币法币化进程,通过《投资银行法》允许持牌银行持有数字资产,进一步巩固其加密友好国家地位。

巴西第六大城市通过法案,计划打造“比特币之都”,显示拉美地区对加密货币的接受度持续提升。与此同时,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通过间接方式扩大比特币敞口,持仓量增至7161枚BTC,表明主流金融体系对加密资产的战略配置趋势正在深化。

监管收紧趋势在部分国家显现。韩国首尔江南区加强加密货币逃税追缴,通过交易所合作扣押虚拟资产,已追回约24.5万美元税款,显示出税务监管的强化。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提出比特币ATM强制执行KYC认证并设置单笔交易上限的法案,反映出监管层对匿名交易风险的关注。此类政策调整虽短期内可能抑制部分交易活跃度,但有助于推动行业合规化发展。

矿业生态与算力演变

▌比特币算力与哈希率演变图示

比特币网络哈希率本周持续刷新历史纪录,8月14日达到1.2275 ZH/s,反映出矿工对市场前景的乐观预期及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扩张。这一增长不仅提升了网络安全性,也表明在价格水平下,挖矿仍具备可观的经济回报。

从单位算力收益(Hashprice)来看,截至8月15日,Hashprice为58.46美元/PH/s/天,处于近30天内的高位水平,显示出矿工盈利能力仍处强势区间。同时,Puell Multiple维持在1.29–1.31区间,表明矿工发行比率处于中高水平,尚未触及极端过热状态,整体市场供应压力可控。

矿机迭代与能源效率竞争成为行业焦点。随着挖矿难度持续上升(预计8月23日将上调1.36%),低能效矿机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推动矿企加速部署新一代高能效矿机。能源成本仍是决定挖矿收益的核心变量,比特币单位生产成本约为99,407美元,而现货价格维持在119,824美元,矿工平均仍保有约20%的毛利空间,支撑行业持续扩张。

在重点矿业动态方面,MARA Holdings以1.68亿美元收购法国电力公司EDF旗下科技子公司Exaion 64%股权,拓展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布局,标志着矿业企业向多元化算力服务转型的趋势。同时,Bitfarms宣布计划迁至美国,利用北美稳定的能源供应和政策支持提升运营效率,并停止在阿根廷的业务以规避经济不确定性。埃塞俄比亚因产能受限暂停向加密矿企发放新电力许可证,反映出新兴市场在平衡能源安全与加密产业发展中的政策考量。Cango公司收购美国佐治亚州50 MW比特币矿场,进一步完善垂直整合布局。哈萨克斯坦破获一起与加密货币矿工有关的1650万美元电力欺诈案,显示出矿业监管合规化的重要性。

机构配置与市场展望

机构投资者在加密市场的配置持续增强,哈佛大学持有1.17亿美元贝莱德比特币ETF(IBIT),挪威央行投资管理机构的比特币敞口升至7161枚,Strategy在8月上旬再度增持155枚比特币,年初迄今收益率达25%。机构资金的持续流入表明比特币作为战略资产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特朗普家族支持的加密公司储备量已达2130枚BTC,相关投资已产生24亿美元收益,反映出政策友好环境对加密资产的推动作用。

长期价格预测方面,PlanB认为若标普500指数达到7000点,比特币价格或将升至30万美元;ARK Invest则维持未来五年比特币价格超过100万美元的预测。技术突破方面,比特币突破12.4万美元后引发多空博弈加剧,若有效突破12.5万美元关口,可能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至15万美元,但短期波动风险仍需关注。

行业相关新闻显示,HashFlare比特币挖矿诈骗案的爱沙尼亚籍创始人被判入狱16个月,彰显司法对加密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蓝色起源宣布将接受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货币支付太空旅行服务,标志着加密货币应用场景向高端消费领域拓展。蓝港互动创始人王峰指出,加密资产将成为基金和机构募资锚定品,反映出行业对加密资产金融属性的认可深化。

上一篇:「押注侃爷概念Meme币YZY」交易员清仓,3小时亏损70.4万美元
下一篇:美国比特币现货ETF单日净流出超5亿美元